农民网
当前位置: 农民网 > 商贸信息 > 乡村店铺 > 开县:乡村淘宝店 “网货”“山货”双向流通 返回首页

开县:乡村淘宝店 “网货”“山货”双向流通

时间:2015-07-24 08:43来源: 人民网作者:收藏

  年前,站在“电子商务”这个名词前,绝大多数人还是“懵懂”的状态,不信任、不靠近、不尝试。那时的淘宝深陷城市“战场”:服装、化妆品、电器等一直是网购主产品。可如今,随着手机的普及,很多农村人也会网上购物了,更有农村人当上淘宝店老板了!

  在开县大德镇福佳村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的一家门面房里,有这样一对年轻夫妻,他们虽然学历不高,却有着一股“钉钉子”的精神,自己在网上开起了淘宝店。为解决配送的难题,夫妻俩还代理了几家快递公司,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户把商品送到家。

  夫妻俩乡村开起淘宝店

  “大姐,你看这件衣服怎么样,我觉得挺适合你的!”90后老板娘梁先桂在网上为一位村民参考衣服的样式。“价格也不贵,不到100元,可以***。”梁先桂征求了村民的意见,在网上下了单。

  村民介绍,梁先桂帮着选的衣服样式新颖、价格合理、质量也好,比到城里去买要节约时间,几天后货物就送到家门口了,方便又实惠。

  24岁的梁先桂有两个年幼的孩子,丈夫孙学原本在外打工,考虑到小孩子的问题,去年年底从外地回家创业。

  孙学告诉笔者,自己是网购一族,一直以来夫妻俩都想开一家淘宝店,把当地的农副产品卖出去,把外面丰富的商品运进来。于是在去年年底,他注册了淘宝店。

  “最开始也遇到很多困难,由于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居多,很多人不懂‘电商’,网上购物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事,所以先要培育客户群体,让他们尝到网络购物的甜头。”孙学说,他们夫妻俩常常帮助村民注册淘宝帐号、支付宝帐号、绑定银行卡等。对于实在不会上网的村民,他们就采取代购的方式,收取2—5元的服务费,帮他们在网上代购。

  “比如村民在屏幕上看中了一件100块的衣服,可以直接找到我,由我帮他下单填地址。收到货后,村民也不必急着付款,先穿了再说,如果满意就付款,如果不喜欢也可以把衣服交给我退货。”孙学说,经过几个月的发展,他的业务量平均每月增长10%。

  代理快递畅通物流渠道

  受交通和送货数量的限制,物流曾经是乡村电商发展的瓶颈。如今,乡村公路四通八达,各个快递公司也开到了村子里。

  孙学介绍,为了保证淘宝客户的商品能及时送到手,他目前代理了“四通一达”(申通、圆通、中通、百世汇通、韵达)的快递业务,涵盖了福佳、宝珠、龙王、桂花、仁和等附近几个村子。

  “现在是淡季,每天有50到60个快递,买进来的多,寄出去的少,下半年寄出去的就多了,业务量也大些。”孙学说,他每天下午都开着自己的货车进城,把家里的寄出去,把城里的带回来。

  “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忙不过来,因为妻子要照顾小孩,主要是我一个人在做,光是打电话送货,就要近2个小时。”孙学说,如果业务量增加了,他还得雇佣几个村里人帮个手。

  把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

  电子商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,而且推动了农村传统流通方式的转变,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。

  “年底的时候,我们村每家每户都要做香肠和腊肉,我可以帮他们放到网上卖,也可以自己做一些来卖。比如福佳村的萝卜很有名,可以在萝卜收获的季节放到网上卖;九岭村的梨子也成熟了,我也可以包装起来做出品牌远销全国各地……”孙学介绍,当地的土特产非常丰富,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不但可以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,自己的经济效益肯定也不错。

  “在产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发展农村电商大有可为。”开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营销模式,为准确把握该模式的特点,开县组织了电子商务培训工作,向基层干群和创业人员讲解电子商务知识。

  电子商务不仅改变着农产品流通渠道,同时也使农民的角色和社会身份有了变化,改变了农民原来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劳动方式和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的生活方式,把网络经营当做生活来源,并逐渐根据买家的购物习惯和作息来调整自己的生活,在这一过程中,农民实现了社会角色的转变。此外,电子商务还促进了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。

分享到:
   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
友情链接(按推荐调取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