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网
当前位置: 农民网 > 商贸信息 > 商机在线 > 美国粮食供给调控与库存管理的政策措施――美国农业法制定过程的经验(中) 返回首页

美国粮食供给调控与库存管理的政策措施――美国农业法制定过程的经验(中)

时间:2017-12-07 09:31来源: 中国农业信息网作者:收藏

  三、美国粮食供给调控和库存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

  (一)供给调控

  1.长期调控。由于美国粮食市场长期供过于求,只通过常平仓来实现价格支持必然会产生很大的财政成本,因此,美国还通过生产控制来调节价格,这是区别于中国常平仓制度――只通过控制剩余粮食流通来控制价格――的重要内容(李超民,2000)。正常情况下,为提高粮食价格,在满足市场需求、不增加库存的情况下,美国农业部会要求农民休耕5%~10%的可耕地。

  (1)调控思路。供给调控需要对下一年的粮食需求,包括本土需求、出口需求和种子需求进行预测,以此推测出保存多少库存才能促进市场价格上涨;推导出本期需投入生产的土地数量以达到该库存水平和设定的价格(见图1)。然而,供给调控实施起来非常困难。首先,由于影响供需的因素极其复杂多变,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往往不准确。其次,即使预测准确,政府也不一定按照正确的比例缩减种植面积,因为农民可以讨价还价,要求降低缩减比例,声称过低的种植比例会降低收入。另外,农民只会缩减边际土地、提高土地单产,结果市场供给过剩。对于过剩的粮食,农民可以将其抵押给CCC获得保障性MALs,但是政府库存会持续增加。

  图1 美国粮食供给调控与库存管理思路

  

  (2)项目演进。1933―1985年,政府主要通过土地银行进行短期休耕与缩耕计划来调节生产供应,如1956年《农业法案》(Agriculture Act)休耕地补助计划(Soil Bank Pro***),1960年土地闲置计划(Set-aside Pro***)。1960年两个计划休耕土地达6000万英亩。1965年《食物与农业法案》(Food and Agricultural Act)推出年度播种面积缩减计划(Acreage Reduction Pro***,ARP)。但是,ARP计划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上述供给调控的困难,包括预测的准确性、农民的讨价还价以及边际土地的退出和单产的提高,效果并不理想。

  20世纪70年代后期,由于ARP计划存在弊端,USDA调整了土地休耕方式,于1985年提出土地休耕计划(C***ervation Reserve Pro***,CRP),农场主、牧场主、经营者和佃农自愿参加,由美国农业部农场管理局负责实施(Farm Service Agency,FSA),CCC公司提供资金。CRP休耕合同是长期的,期限为10~15年,这减少了每年更改土地休耕数量的麻烦,但也降低了政府对粮食供给调控的灵活性。另外,CRP计划开始对边际土地进行休耕来达到保护土地的效果(Ribaudo等,2001)。1990年,该项目将湿地等不同用途的土地纳入到了项目范围。1996年,美国农业部延长了CRP计划执行时间,取消了ARP计划。CRP控制的土地面积维持在3500~4000万英亩(朱文清,2009)。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,美国供给调控加入更多环境保护的内容,CRP计划也不断演进,如1996年环境质量激励计划(Environmental Quality Incentives Pro***,EQIP),2002年资源保护管理计划(C***ervation Security Pro***,CSP),2014年农业资源保护地役权计划(Agricultural C***ervation Easement Pro***,ACEP)。

  因此,以休耕为主的生产供应调控配合常平仓制度,成为美国供给调控、实现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抓手(图2提供了美国市场化改革之前,土地休耕数量和库存数量的变化情况)。值得强调的是,在生产供应调控中,进入休耕计划的土地修养生息,并没有荒废,也没有被改变生产用途,在危机年份这些土地可以投入使用(满足政府与农民休耕契约的条件下)。因此,美国农业供给调控具有藏粮于地的内涵,看似无为、实际有为,并可实现有序发展。

  图2 美国粮食库存数量与土地休耕面积(1954―1995年)

  

  注:1996市场化改革之后,由于价格支持方式调整,库存不是美国农业政策关注的核心,CCC库存数据难以获取,这里只搜集到1996年之前数据,代表1996年市场化改革之前价格支持与供给调控的情况

  数据来源: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局(USDA-NASS),年度农业统计数据(Agricultural Statistics);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局(USDA-Farm Service Agency),土地使用数据(Land Use Summary,January,1997)

  2.短期调控。PIK是在粮食严重过剩条件下美国进行短期调控的重要措施,曾在1961年、1964年和1983年采用过,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PIK是以实物形式进行支付的,而不是现金。PIK支付实际上是将库存产品的所有权以商品证书的形式(Commodity Certificate,CC)从政府转出,降低库存压力。PIK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:首先,激励农民休耕更多的土地,降低下期粮食供给量;其次,PIK支付的商品证书(CC)可以在市场中自由交易,降低当期库存。在1980―1982年经济危机中,市场需求大幅下降,美国库存数量高出市场需求数量的35%以上,政府决定更大范围休耕土地(从5%~10%提升到30%)。为了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,政府在1983年推出了PIK计划(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/USDA,1983)。1983年,施行PIK计划的农产品库存数量在1981―1982年大幅上涨之后迅速下降(见表1)。

表1 PIK供给调控效果(亿公斤)

年份

小麦

玉米

大米

棉花

1980

494.5(43.2)

517(14.3)

8.25(11.3)

1.35(22.9)

1981

582(44.3)

1143(32.9)

24.5(32.6)

3.3(55.9)

1982

791(66.1)

1717(47.4)

32.6(47.1)

4.0(74.1)

1983

720(59.8)

937.5(26.0)

17.1(24.1)

2.8(47.9)

  注:括号内数字表示库存占年度需求数量的比例;括号外数字表示政府库存数量

  数据来源: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(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/USDA,1983)

  (二)库存管理

  粮食库存是储备国家战略物资和调控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。在美国,粮食库存和土地休耕共同支持了价格支持政策的实现。然而,粮食库存的存量要有度。库存过高,虽然会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但必然会增加仓库建设和收购资金的财政负担,甚至还会对市场调控造成负面影响(袁永康,1998;马九杰等,2002)。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建议,粮食安全的合理库存不应低于年度消费量的17%~18%(马晓河,2016)。长期以来,美国在库存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去库存,它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渠道多种措施解决库存过多的问题。

  1.对内措施。

  (1)谷物存储计划。1974―1977年,粮价下跌,政府库存大幅上涨。1977年,美国政府推出谷物存储计划(Farmer-owned Reserve Pro***),鼓励农户自行储粮。在该项计划中,CCC公司为自行储粮的农户提供长达10年的仓储设施贷款,将MALs归还期限延长至3~5年(饲料作物),并根据自储量的大小按年度支付管理费用(Bowers等,1984)。当市场价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农民可以将粮食卖出,CCC公司不再支付这些费用。目前,美国形成了由农场和商业公司各占总储备能力58%和42%的粮食仓储体系(张昌采,2004)。政府不经营仓储设施,将粮食寄存到农场和商业公司的仓储中,政府支付管理费用,从而减少了政府粮食库存的运营费用。

  (2)贷款差额支付(LDP)与市场化改革。美国从20世纪30年***始对农民提供营销援助贷款(MALs),农民以农产品作为抵押。政府将贷款率公布之后,如市场价格下降并低于贷款率,农民就以抵押的农产品偿还贷款。此举虽然有利于保护农民收入,但容易造成政府库存积压。1985年,美国政府构建了保护农民收入的现金支付形式-LDP,并于1990年后开始实施。当市场价格下降并低于贷款率时,CCC公司同意农民以低价销售农产品,并以低于贷款率的市场价格归还贷款(柯炳生,2002)。当然,农民还可以选择放弃抵押的农产品。与前期相比,这一方面减少农民的损失,另一方面农产品也可通过市场得以消化,不必进入库存,减少了国家库存压力。

  (3)深加工与产业链延伸。美国通过可替代需求计划(Alternative Uses Pro***)和授地大学(Land Grant Universities)项目支持玉米等深加工技术研发,尤其是乙醇汽油和果糖,于2008年通过新能源法案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。政府会将过剩粮食免费用于技术研发,CCC公司也会定期打折出售,作为对深加工补贴措施之一(购买者不能将这些折扣产品再卖到市场中)。这一方面促进了库存消化,另一方面促进了加工业发展,为农产品过剩处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1996年市场化改革后,农民可以自己选择耕种作物,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,从当时6千万英亩增加到2015年9千万英亩。2013年,美国玉米从饲用消费为主转向工业深加工消费为主,工业深加工消费占比从2002年的27.2%上涨到56.2%,饲用消费从2002年70%下降到41.7%,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各占1.9%和0.2%(陈秀兰等,2016)

  (4)国内食物券计划。美国国内食品券项目,以仅限于购买指定农产品的特殊代币券补贴的方式代替实物发放,具有解决剩余农产品分配和扶贫的功能。该项目最早于1939年启动。1964年政府出台《食物券法案》(Food Stamp Act of 1964),2008年改名为补充营养援助项目(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***,SNAP)。到2011年,食品券项目参与人数已达到4400万人,总支出约750亿美元(朱春奎等,2012)。食品券项目逐渐演化为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制度。

  2.对外措施。

  (1)对外食品援助计划。美国通过1949年永久法案中Section416(b)计划,1954年食品援助计划(PL480)和1985年食品换进步项目(Food for Progress)为国外提供食品援助。这些援助计划以美国粮食过剩库存为基础,并可以获得国会的额外资助。在PL480法案中,美国政府采用低利率出口信贷政策、延长贷款期限、弱化外汇兑款约束等金融手段,帮助发展中国家购买其特定农产品,促进其过剩粮食转移。在食品换进步项目中,美国政府授权CCC公司捐赠农产品,受援助国用出售农产品之后的资金支持本地经济发展,改变了传统的实物援助方式。2001年,Section416(b)、PL480和食品换进步项目三项援助420万吨食物,共计84200万美元。2008年和2014年《农业法案》通过当地和区域采购计划(Local and Regional Food Aid Procurement Pilot Project,LRP)继续开展国际发展援助和食品援助。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食品援助国,援助量占世界援助总量的60%以上(刘志雄,2007)。食品援助计划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,既提升了国际形象,又解决了国内农产品库存压力。

  (2)以库存产品作为出口激励。1985年,美国政府推出出口扩大计划(Export Enhancement Pro***,EEP),以应对来自世界如欧盟等高补贴国家的竞争。做法包括现金折扣和奖励计划。CCC将库存中过剩的产品以商品证书(CC)的形式颁发给出口商,允许其在指定国家和地区出售。EEP项目采取的激励手段,不仅帮助出口商应对了其他国家补贴竞争,同时消化了过剩库存。但是EEP不符合国际贸易协定的规则,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指责,该计划于2008年取消。

  作者: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张蕙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赵将 黄建 段志煌

分享到:
   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
友情链接(按推荐调取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