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农民网 > 农民生活 > 关注农民 > 兽医临床用药的误区 返回首页

兽医临床用药的误区

时间:2021-11-10 22:03来源: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作者:佚名收藏

  ?误区一:滥用抗生素消炎药。

  ?病畜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,统统用抗生素消炎药。其实家畜消化道内,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细菌,菌群之间互相制约。在正常情况下彼此和平共处,维持平衡共生状态,滥用抗生素后,敏感菌群会受到抑制,平衡被破坏,而耐药菌群却因失去有益菌群的抑制而乘机过度繁殖,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。此外,肠道内有许多细菌具有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能力,这类细菌受到抑制,则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。滥用导致菌群失调,抵抗力日趋下降,有的病例越治越重,甚至死亡。

  ?误区二:崇拜新药

  ?通过调查发现,某些基层的兽医容易受到制造厂家中新药的引导,其对新药的作用往往都较为夸大,基层的兽医人员在购买兽药时也一味的追求新药,一旦畜禽类患病,则会立刻使用新药治疗,一些本来通过常规药就能治好的疾病,却要花高价购买新药进行医治,虽然最后使用新药也能够将患病畜禽治好,但是由于其使用的新药价格昂贵,所以在出栏时结合养殖的其他成本考虑,可能会造成亏本、平本或者盈利不多。所以,对于基层兽医和广大养殖者而言要做到科学使用新药。不管是新药还是老药,基层兽医和消费者所追求的应该是其药效,而不是新旧,只要能够治好患病畜禽的疾病、价格合理、药物副作用或者药物残留较小,就是好药品。

  ?误区三:多种药物齐用,用药剂量过大。

  ?正确地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畜禽疫病的治疗无可非议。但是,在农村工作的有些兽医人员总以为大剂量、多种药物齐用可以起到好的治疗效果,缩短病程,以达到速治速愈的目的。由此带来的后果:一是疗效不确切,产生交叉感染;二是有疗效,也无法弄清是哪种抗生素起作用;三是浪费药物,增加开支。

  ?误区四:药物使用方法不妥当。

  ?由某些农村兽医工作者对畜禽生理机能以及药物抑菌(毒)谱了解不够所致。例如,反刍家畜的瘤胃中有多种有利于纤维素消化的纤毛虫和细菌,在其发生疾病时,要严格禁止较长时间口服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,即使其发病需用广谱抗生素,也应用肌注或静注途径给药,或者使用磺胺类药物为佳,但使用的剂量不宜过大,时间也不宜过长。

  ?误区五:用药疗程不够。

  ?用药疗程不足,是农村兽医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。畜禽用药后症状消失,食欲恢复,认为病已治愈,就停止用药。其实则不然,待药物停用后不久,病情又复发,这种现象多为用药治疗了其表症,而未治其根本,症状已消失,但病因仍未消除。因此,在治疗用药时,一定要达到药物治疗所需的疗程,不可随症状消失,食欲恢复等表面现象来判断疾病的愈与否。即使症状消失,食欲恢复,仍要坚持用药几次,这样才能根治其本,维持药物治疗效果,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。

  ?误区六: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配合不当。

  ?农村有些兽医在临床工作中,对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全面,用药时不考虑药物混合使用或同时应用所出现的毒副作用。例如磺胺药与青霉素合用,使青霉素抑菌作用显著下降。因此,在药物配合过程中,一定要熟知药物的结构、药理及作用机制,了解药物之间是否有物理性或化学性配合禁忌,不能单纯依靠药物的使用说明或凭设想来进行药物配合使用。 ?

  ?误区七:商品名称夸大效果

  ?大部分养殖者都会被药品的名字吸引住,如“一针清”、“包百病”等, 药物生产厂家也抓住了养殖者的这一特点,故意在名字之中过大地夸大药效,从而刺激消费,且还会有抬高价格的趋向。在这些“特效药”之中,如果消费者仔细阅读其药物成分,可能不难发现其成分只是平时所使用的抗菌素类和抗病毒类药物。若盲目进行购买,不仅没有对症下药,而且还有可能延长病情,增加养殖的患病风险。

  ?结语

  ?总之,在对畜禽的治疗过程中还有很多误区,且能够做到合理用药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,无论是兽医还是养殖人员,必须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具体分析畜禽的发病临床表现,对症下药,以达到药物的最大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。

  (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用药请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使用)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j.jingzhou.gov.cn/ywbk/cmy/202111/t20211105_651633.shtml
分享到:
    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
友情链接(按推荐调取)